健康科普
发布日期:2024-06-14 13:09:59来源:阅读量:820
无偿献血是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社会公益事业。国际输血协会从2004年起,将每年的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者日,2024年恰逢世界献血者日20周年,今年我国世界献血者日的活动口号是“在庆祝世界献血者日二十周年之际:感谢您,献血者!”。这一口号充分致敬了20年来倾情支持无偿献血事业的献血者,也深切凸显了无偿献血对用血患者生活的深远影响,而保证从“血管到血管”的血液质量,是保障临床血液安全的基础和根本。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正式将血液安全列为全球7项重点卫生工作之一,整个输血链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血液安全的重要基础。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概述:
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血液安全
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关注血液安全,颁布实施一系列法律法规等保障血液质量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确立无偿献血为医疗临床用血的唯一来源,以法律的手段管理血液安全。《血站管理办法》规范血站执业行为,促进血站的建设与发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与《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规定与采供血机构特点相适应、针对性较强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将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血站质量管理并列作为“部颁标准”‚并作为《血站管理办法》的实质性补充(即业内俗称的“一法两规”)。《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规范指导血站开展常规工作,《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指导临床医院实行成分输血和科学合理用血。还有各类法规及标准等用以规范采供血活动,保障血液安全。为强化采供血和临床输血督导检查,相关部门每年组织检查采供血机构和医院贯彻实施法律法规的具体情况,推动采供血及临床输血活动规范化,确保用血安全。
二、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确保血液安全
从采集到临床供应需要经过健康检查、血液采集、血液制备、血液检测、血液储存、运输与发放等环节。采供血工作环节多,过程复杂,所有环节中都可能隐藏着人为因素的错误,都会影响到血液的质量和安全。而血液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正是通过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方法,制定预防措施,不断优化流程,既而由事后把控转变成事前预防,从而确保血液安全的关键所在。
构建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确定管理目标与方向,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以确保献血者与受血者的健康。满足用血者的需求,提升血液质量。协调各部门,构建质量监督网络,配合实施检查考核、质量内部审核、评审管理,设置激励机制,严格实施奖惩制度,采取全程日常动态监控,以保证在可控的情况下,实施采供血的各项活动。优化配置资源,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配合“品管圈”等各种质量管理工具使用,有效控制各采供血环节运行过程,从而促使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
为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平稳运行,采供血机构定期对全血及成分血、关键物料、关键设备、环境卫生进行质量检查,质量控制范围涵盖采供血全过程。简而言之,不论是发往临床的各类血液制剂,还是一次性采血袋等关键物料,储血冰箱、采血称等关键设备,抑或是采供血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指等卫生条件,都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定期组织抽检,从而保证采供血全过程的质量安全。
三、实施血液安全监测,确保血液安全
血液安全监测是血液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对输血链中所有与血液安全有关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与幸免事件的相关信息进行持续、规范地收集、调查、鉴定、分析和报告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通过纠正和预防措施促使输血链质量持续改进,增进患者安全和病情转归,加强献血者安全并减少血液浪费。WHO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促进各个国家血液安全监测体系的建立,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全国血站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开展血液安全监测和风险预警工作,国际血液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实践为建立国家层面的血液安全监测体系提供了多种可以选择和组合的组织模式。国内正在逐步推进血液安全监测工作,从2019年起开展全国层面的血液安全监测哨点实践工作,旨在建立国家血液安全监测和风险预警机制。
四、加强培训宣传,确保血液安全
结合人员继续教育,采供血机构每年开展献血相关法律法规、质量管理、血液安全等专题培训,逐步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安全意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以《献血法》为依托,采取各种宣传动员手段,推动无偿献血,使血液来自低危的自愿无偿献血者,从源头上把握血液安全。
世界上每秒钟就有三个人需要输血,而健康人自愿无偿献血是唯一安全的血液来源,把好各道关卡,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血液资源浪费,确保血液供应安全,才能提高血液质量,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山东省血液中心血液研究所
血液安全管理分会秘书 谯铭铭
上一篇:三伏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下一篇:【健康科普】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重点场所之环卫工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