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发布日期:2024-10-08 17:47:04来源:阅读量:591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也称血压升高),是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高血压有哪些危害?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管是光滑、富有弹性的。一旦出现高血压,会使血管壁受压增加,原本有弹性的血管壁变脆变硬,血管壁不再光滑,就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又会加重心脏和血管的压力,导致心、脑、肾一系列的损害,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死、肾衰竭等。
肥胖、超重和血压升高有关系吗?
肥胖、超重与血压升高之间关系密切。肥胖、超重本身会导致外周血管阻力的升高引发并加重血压的升高,脂肪细胞还会分泌与释放血管收缩因子,导致外周血管的收缩引发血压的升高。而且,肥胖、超重的患者睡觉时容易打鼾,打鼾会引起睡眠时的缺氧、睡眠片段化,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并导致血压难以控制。
预防和管理高血压,从健康生活方式做起
1.减盐:盐摄入过多会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g,建议用低钠盐替代部分普通食盐。
2.控制体重:通常使用体重指数(BMI)来判断体重是否合适,计算公式: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合理控制体重。
3.合理膳食:高血压患者应坚持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适量的膳食模式,做到食物多样、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适当、盐不超量。
4.适量运动:坚持有规律的运动、保持充足身体活动、减少久坐时间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5.戒烟限酒:吸烟、饮酒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建议吸烟者及早戒烟(包括传统烟和电子烟)。
6.心理平衡: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影响,必要时积极寻求支持和接受心理干预。
科学监测,平稳降压,长期达标
1.血压达标标准: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推荐血压降至<140/90mmHg,如能耐受应进一步降至<130/80mmHg;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降压目标<150/90 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140/90 mmHg;高危/很高危的高血压患者以及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在可耐受的条件下,推荐血压目标为<130/80 mmHg。
2.科学监测血压:鼓励居家进行血压监测,有条件可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晨起测量血压应在排尿后、未服用降压药、早饭前,晚间测量应在睡觉前,每次应按规范测量2-3次。
3.血压超过130/80mmHg以上就应密切关注:一旦诊断为高血压,应尽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并按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鼓励选择长效降压药物,以确保平稳降压至标准水平。
上一篇: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守护健康
下一篇:【健康科普】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重点场所之环卫工人篇